![图片[1]-参观苏州动物园有感-文小优](https://www.wxyuo.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c09d68e4e620250211205402.webp)
今年的春节假期我们家选择在苏州度过,趁着大年初一这天天公作美,我便决定从酒店出发,只身前往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游玩。
在动物园逛了一天下来,总体感受是不错的,最让人暖心的一点是在这大冬天,园内门口洗手间放出的自来水竟然是温的!只是很遗憾此行的最大目的没有达成,我在斑鳖池转了好几圈也没能看见这中国最后的一只斑鳖,我其实猜到了这只老公鳖此时大概率是在水底冬眠,但我还是一连询问了好几位周边的工作人员,想要了解它的具体情况,结果大多数人并不知晓详情,只有生境馆内前台的一位小姐姐告知了我一些有用的信息,她说水温只有在10℃以上时,斑鳖才会在水面活动,想要见它要到开春以后才行。
斑鳖标识牌
园内斑鳖生活的环境
话说这生境馆还是挺值得参观的,里面的动物标本大多制作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馆内有一只斑鳖的标本,只可惜展示它的柜台比较低,光线也比较暗,玻璃反光还很严重,拍出的照片没法看。起初我以为这只斑鳖标本是由先前那只因园方多次进行人工授精失败而导致死亡的雌性斑鳖制作而成,后面查资料才发现不是,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制作的标本,也难怪精度不算高。哎,斑鳖遭致濒临灭绝的境遇,人类却依旧未能完全知晓这个物种的生活习性,更无法拯救它,只能眼睁睁等待着它自己走向灭绝的那一天,其意难平矣!
网上找的斑鳖标本图
美洲豹标本
双峰驼标本
雪豹标本
斑鳖池旁的两爬馆是一大雷区,与其说是两爬馆不如说是爬宠馆,毕竟里面没有青蛙、蝾螈、大鲵这类两栖动物,只有苏卡达、豹纹、辐射这类常见的陆龟,至于蜥蜴类我只见到绿鬣蜥这一个物种,而蛇类则尽是些玉米蛇、白化球蟒这样的宠物蛇,好歹今年是蛇年,这样也太没牌面了吧!关键馆内设施的养护也存在问题,玻璃上布满灰尘,外面的游客根本看不清缸内动物们的情况。最大的缺点还是没有“硬菜”,馆内明明有好几个扬子鳄展区,但我硬是一条鳄鱼都没看到。如果动物园内的两爬馆里没有眼斑巨蜥、科莫多龙这样的大家伙,那其开拓眼界与欣赏两爬魅力的价值真比不上一般在上海每年都会举办,为期三天的两爬交流展呢!
苏卡达陆龟
绿鬣蜥
白化球蟒
谈完缺点,再来说说优点,如果你是“大猫”爱好者,那绝对不虚此行,“中国华南虎苏州培育基地”就在园内,里面的华南虎都住大单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头都活泼得很,在我看来没有比看到精力旺盛的猛兽更让人激动的了,尽管苏州动物园的“大猫”种类没有上海动物园多,但谁又愿意在白天兴致勃勃地参观猛兽区,结果发现这群家伙不是躲起来,就是趴在角落里呼呼睡大觉,让人倍感失落呢?
苏州华南虎培育基地
坐着的华南虎
奔跑的华南虎
巡视领地的华南虎
观察四周的华南虎
白化孟加拉虎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便是这里的小熊猫了,园内就养了一只小熊猫,它生活的地方在四通八达的中心地带,拥有室内场地的同时还具有室外活动区,想必它也十分满意自己的这个居所,我见到它时它正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包括我在内的游客们一会儿在室外看他活动,一会儿又跟着他走进室内,我一组照片拍完,这小家伙还是不知疲倦,来来回回地或走或跑或跳,它不累,我都累啦!
躲在树杈后面的小熊猫
跑个不停的小熊猫
打消我刻板印象的还有园内饲养的川金丝猴,原本我以为金丝猴是那种秀气端庄,喜欢安静的猴子,结果我发现只要场地面积够大,丰容足够丰富的话,他们也是能上蹿下跳的,果然猴子天性如此,除非饲养环境出了问题,不然它们是不会emo的!
坐着的川金丝猴
正在吃树叶的川金丝猴
迎面走来的环尾狐猴
吐舌头的环尾狐猴
正在打闹的松鼠猴
在一旁看戏的松鼠猴
坐在屋顶上的草原黄狒狒
还有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园内动物的说明牌做得十分用心,并且拥有好几种不同的风格样式,有些像折衷鹦鹉这样雌雄两态的动物,园方还会制作特别的插图进行科普介绍。与之相对的,园内的工作人员对动物的了解程度不够,有些动物明显呈现出亚健康状态了,饲养员却漠不关心。
雄鸵鸟和雌鸵鸟的区分科普
鸵鸟的头部特写
鸸鹋的科普介绍牌
鸸鹋的头部特写
折衷鹦鹉的雌雄区分方法
雄性折衷鹦鹉
雄性折衷鹦鹉(左)与胸部脱毛严重的雌性折衷鹦鹉(右)
令人失望的是就算园内的喇叭循环播放着“不要投喂动物”的警报,此类告示也是随处可见,可还是有不少游客会去主动投喂动物,给食草动物喂些胡萝卜,生菜也就算了,我还看到有人投喂火腿肠的,这太让人难绷了!最后想吐槽的一点,尽管票价不贵,但园内的物价可不比上海的景区便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迎面走来接受游客投喂的摩弗伦羊
游客正在投喂摩弗伦羊
干饭中的长颈鹿
边拉边吃的斑马
浮在水面的鹈鹕
上岸的鹈鹕
黑颈天鹅
蓝马鸡
绿孔雀
太阳锥尾鹦鹉
非洲灰鹦鹉
灰冠鹤
弯角剑羚
亚洲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