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海陵中学】家校共育——家长育儿感悟:九(3)班陈杨家长-文小优](https://www.wxyuo.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f43eba88c120250211205355.webp)
所谓生易养易,教育不易。教育的旅途,挑战与探索共舞。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初为人父母时的喜悦和兴奋早已转化为精心育儿的责任与担当。尽管经历种种困难,但我们从未畏怯,而是在不断地探索中与孩子一起面对挑战,共同成长。这期间,我们也总结了几点心得,与老师和诸位家长分享。
首先,育人先育德。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孩子的德育放在第一位。《资治通鉴》中提到“德者,才之帅也”,要成才,先做人。从孩子记事开始,我们就注意收集古代圣贤名人的故事讲给她听,引导她接触了解传统美德,进而让她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到了小学后孩子能自己阅读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地就对这类书籍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我们认为,“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成绩的好坏倒是其次,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含糊。闲暇时间多与孩子交流,聊聊相互在单位和学校的一些事情,通过这些具体的事来引导孩子做人、做事,同时也能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感。
其次,培养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每天放学后要求她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后,再巩固一下当天新学的知识,然后留出一部分时间熟悉一下第二天将要学习的内容,养成“预习—学习—练习—复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我们家长也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几乎不看电视,不刷手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们也在一边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方面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感受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会因为一个人学习而感到孤单、枯燥。
第三,引导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一直要求孩子充分重视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是系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能够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懂得“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的道理,每次考完试,首要关心的不是分数,而是错题的原因,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存在知识盲点很正常,我们要求孩子把每次练习中的错题分类收集整理,再定期总结,不断地增加新错题,也不断地删除已掌握的内容,看着错题集上越来越多的题目被划去,我们家长和孩子都会有一种由衷而发成就感。
最后,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孩子是学习的主体,现在初中的知识,我们家长已经力不从心,能做到的就是为她做好后勤工作。对孩子的用书、课外阅读书籍等,我们都是竭尽全力地满足,当然,也不好高骛远,注重质量,不片面地追求数量,做到每读一本书都能达到相应的效果。我们深知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一种投资。从初中开始,我们选择在学校旁,就是为了让孩子每天能节省一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有更多支配的时间。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家长只是起到配合的作用,老师孜孜不倦地教诲才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关键,我们也很欣慰,孩子在学校能遇到诸位良师,在学习上、生活上指引着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在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也会不断地学习总结,尽我们应尽的义务,全力配合好老师,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
供稿:德育处
责编:办公室
审核:张海进
【办学愿景】知行合一,五育并臻
【校训】惟广惟实,求新求精
【师训】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生训】立志远方,立根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