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 | 泸沽湖:摩梭人的水文化

图片[1]-水文化 | 泸沽湖:摩梭人的水文化-文小优

泸沽湖:摩梭人的水文化

🍂

《道德经》中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论语》中又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水不仅滋养万物,更是孕育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南多山多水,河流湖泊不胜枚举,加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孕育出多姿多彩的云南水文化。在这其中,泸沽湖宛若天境的景色和独一无二的摩梭文化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更是云南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页。

清澈透碧

泸沽湖位于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又名“左所海”、“勒得海”、“鲁枯湖”。泸沽湖属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属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约51.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处可达105米,水容量约22.5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三深的淡水湖泊,湖水清澈透明,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泸沽湖四周群山环绕,湖有后龙山楔入,使得整个湖泊呈现马蹄形状,湖周居住着摩梭人、彝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泸沽湖流域地处西南季风气候区域,光照充足,冬暖夏凉,降水适中,由于湖水的调节功能,年温差较小,全年有近十个月的时间蓝天如洗,丽日高照,风和气爽,吸引着无数游人和文人墨客。

图源于微信公众 泸沽湖景区

图源于微信公众 中国国家地理

水蕴风华

“碧连天,云倒影。短棹轻舟,醉漾逶迤行。眉上清风波万顷,何似人间,此际难销兴”,从这几行诗中,不难窥见泸沽湖的美轮美奂。泸沽湖面清澈如镜,与远处天空相连,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山峦,天地山水交织,织造成一匹锦绣绸缎。每年夏初至深秋之际,海菜花轻轻摇曳于湖水之间,点缀于绸缎之上,勃勃生机怦然而出,景色超凡,不似人间。划着短浆泛舟其上,缓缓荡开黄白相间的海菜花,清风拂于面上,景色醉人,兴致难消。

“山泉水澈楼台阁,四面群峰峭壁崖”,泸沽湖静卧于群山之间,四周最高的山峰是矗立于西侧的格姆女神山,与湖的后龙山遥遥相望,两山与湖之间由一片平缓的沙滩过渡,被称为“情人滩”。相传两座山峰本是一对相爱的情侣,被天神施法化作山峰,从此只能隔水相望,只有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才能在情人滩上相会。此番传说,为泸沽湖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图源于微信公众 泸沽湖景区

水书风情

泸沽之美,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神秘的摩梭文化。湖沿岸居住着摩梭族、壮族、彝族和普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交织,造就了奇特神秘的泸沽文化,其中以摩梭族人的母系社会最为出名,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到此游览研学。摩梭人世代居住于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在此繁衍生息,据《元史地理志》记载,“永宁昔名楼头赕,接吐蕃东徼,地名答蓝,麽些蛮主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赕,世居大理。宪宗三年,其三十一世孙和字内附”,其中泥月乌便是永宁摩梭人的祖先,据此推算,摩梭人在泸沽湖边居住已逾1500年。

“沽水湛蓝山湛清,摩梭家访拜神灵。悠闲野鸭湖中戏,烂漫桃花岸上迎。篝火红腾民族舞,走婚夜合玉人盟。麻尼堆下晨三转,玛达咪哉吾亦诚”。直到现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依旧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称为“神秘的女儿国”,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握家庭的继承权和财产分配权。“走婚”便是母权制家庭形式的具体体现。夜幕降临,男女青年相约湖畔,围绕篝火,以舞蹈诉衷肠,以声传爱意,让泸沽湖做见证。婚后男性到女性家中走婚,以行走见证真情,这种独特的婚恋方式,是摩梭人对爱情追求的体现。

图源于微信公众 中国国家地理

崇水民俗

泸沽湖孕育着世世代代的摩梭人,湖泊也逐渐成为他们的信仰之源。相传泸沽湖中居住着一位女神,神女在泸沽湖祈福诵经,祝祷民众安乐无灾,于是湖水被视为神圣之水,当地居民崇敬湖水,久而久之,摩梭人养成了敬水、爱水、节水的习惯和美德。除此之外,摩梭人认为格姆山上的云雾和泸沽湖的湖水能直接影响农耕,于是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举办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转山节,以此来表达对山水的崇敬和丰收的喜悦之情。在这一天,永宁坝子的摩梭人汇聚在格姆山下、泸沽湖旁,转神山、转圣湖,祭祀天地神、日月神、山神、水神,以此来祈求女神和大自然的庇佑。此外,在每月农历的初一、初五、十五和二十五日,摩梭人会进行转湖仪式,身着节日华服、带上丰盛食物,扶老携幼,围绕泸沽湖进行祈祷,在沿途烧香祭祀点停下向湖神山神念经祈福。转湖从清晨开始,一直到晚上才结束,转湖队伍犹如一条五彩斑斓的彩带,装点泸沽山水,带来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摩梭人的生活和信仰处处都离不开“水”,他们祭拜江湖河泉,认为水不可或缺,能够吞噬生灵,是神秘的、具有“灵”的,所以几乎各个村落都有神泉(龙潭),他们更将泸沽湖称为“谢纳咪”,在摩梭语中是“母湖”的意思。摩梭人笃信水神能够给他们赐予幸福和安康。这种水崇拜追根溯源是一种原始宗教产物,但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和传统节庆相结合,催生出独一无二的水文化。但其实这种水崇拜本质上是从实际需求出发,泸沽湖水资源丰富,为摩梭提供了生活的保障,摩梭人祭拜水神山神,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走婚”、“转山节”和“转湖”是摩梭人崇敬自然、崇敬山水的具体表现,也是摩梭水文化的生动体现。摩梭人视湖泊为生命之源泉,情感之依托,他们将水的柔情与力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在水域的滋养下,摩梭族人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庆祝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庆祝着文化和传统的世代相传。

图源于微信公众 泸沽湖景区

在云南,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更是文化的载体。无数诗词赋流传至今,赞美了云南湖泊的迤逦风光,也记录了千百年来江河湖泊所承载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变迁,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篇章。

图源于微信公众 泸沽湖景区

供稿:省水科院 文艺瑶责编:王东云 黄光国 吴慧丽

编辑:陈俊廷 陈 辉 严家芬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7 分享